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有哪些
来源:瑞康网 于 2021-08-30 14:33:33
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有哪些?大多数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,其实还并不完全清楚。现在能确定的是可能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,而且可能是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,而且疾病本身也互为因果。
这些危险因素包括:年龄、遗传因素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脂代谢紊乱、动脉粥样硬化、吸烟以及环境污染等:
年龄因素: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,或绝经后的女性,但目前有年轻化趋势(即年轻患者越来越多)。
遗传因素:亲属中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,特别是有亲属较为年轻时就已经发病的人群,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。医学上将有亲属较为年轻时发病这一因素,称为“早发性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”。不同心脑血管疾病的早发年龄标准不同,多数疾病的标准是男性发病年龄小于55岁,女性发病年龄小于65岁。
高血压:根据医学研究,高血压是本类疾病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。得了高血压的患者,很可能会出现冠心病、心肌梗死、脑出血、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。
糖尿病:得了糖尿病的人,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更大。因为血糖升高会对全身的血管及神经造成损害,并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风险。
脂代谢异常:在我国有大量脂代谢异常的人群,人体血脂升高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。
吸烟:医学研究表明,吸烟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,吸烟的人与不吸烟的人相比,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增加2~3倍。
超重、肥胖:体重超过正常体重的10%称为超重,超过正常体重的20%称为肥胖。超重和肥胖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。
饮食不合理:饮食不合理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。饮食不合理情况比较多,举一些典型的例子:
高钠、低钾的饮食,如食用过多腌制的咸菜、泡菜、火锅等;
高糖饮食,如蛋糕、甜品、含糖饮料等;
另外,不爱吃蔬菜、水果会导致维生素和叶酸缺乏,每餐大鱼大肉会引起营养过剩。
其他原因包括大量饮酒、环境污染、社会心理压力、缺乏锻炼等。
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?
对于一些不能通过行为改变的危险因素,做好以下措施可能有利于远离疾病:
对于父母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,存在遗传风险,可进行定期体检,及早发现。
老年人群需要定期体检,早期发现潜在疾病或危险因素。推荐超过35岁的人群每年进行体检,尤其是要进行对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症等疾病的筛查。
对于已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,需要严格控制血压、血糖、血脂,坚持服用药物治疗,定期随访。
对于一些可以通过行为改变的危险因素,如下方式有助于预防得病或防止疾病复发:
低盐、低脂饮食。
戒烟、戒酒,避免吸入二手烟。
控制血压、血糖、血脂。
加强身体锻炼,控制体重。
减少动物脂肪、内脏的摄入。
适当放松,避免精神紧张。
推荐阅读:
上海市浦东新区东...
上海市浦东区浦东...
上海市黄浦区西藏...
上海市普陀区真光...
上海市张杨路56...
客服电话:
400-630-2100
8:00-17:30